防曬霜怎麼挑? 3分鐘搞懂防曬標示SPF、PA值、星號的分別

 

紫外線是肌膚老化、曬黑的原兇,尤其一年四季都逃脫不了紫外線威脅,相信大家都知道防曬的重要性吧,不過市面上防曬品琳瑯滿目,又有多少人真的搞得懂防曬標示呢? 相信很多人都是選擇SPF係數、PA、★標示最~高~的~那~罐,真的愈高對肌膚愈有保障嗎?? 我們先來認識這3種標示再說吧!!

 

標示

說明 

   SPF   

防曬傷:
各國統一皆以SPF(Sun Protection Factor),來表明指的是短波長UVB的防禦力。防曬時間舉例說明:
某人在無防曬狀態下,肌膚曬傷時間為5分鐘(曬傷時間因人而異),擦上SPF50的防曬品,曬傷時間可延長至250分鐘
(5分鐘X50=250分鐘)*註:但在台灣規定最高只能寫到SPF50。

PA

防曬黑、防曬老:
大家最常見到的防止曬黑或防UVA標示,多半是舉PA+為例,但其實防UVA的標示法目前還沒有國際公認的標準。目前台灣最熟知的PA+其實是日本的標示法,因為許多日系品牌進駐和廣告給視聽眾的習慣,所以台灣品牌商才特別喜愛以PA+來迎合亞洲效費者的熟悉認知。

反而大家對美國的標示法、歐盟的標示法甚至台灣的星號,是偏向陌生的。

台灣在2009年中開始實施,防UVA的部份要以1~4顆★來標示,若檢驗結果沒有防UVA功效,也必須在包裝上明確標示”無UVA防曬效果”。事實上這些標示的測試方法並不相同,所以沒有一個+ = ★ 的關係,也不是PA+++比★★★ 厲害。

特別提醒大家,防曬類產品之標示之數據,皆需要經過精密檢測而獲得,且需經衛福部審核通過,並得到許可證字號才擁有販售資格。以userISM物理防曬DD霜為例,通過SGS、第三方醫師防曬檢測且通過藥證獲得許可證字號:衛部粧製字第007051號,才能正規合法的販售喔!

 

讀完以上資料就可以清楚判別,SPF的標示是比較能夠有個客觀的基準點,挑選使用防曬品時,還是得依據個人生活環境防曬配方,這兩個面向來選擇防曬品的係數。

 

 

面向一. 生活環境

若一天中,只有短暫的時間會接觸到陽光,例如上班族、學生,大概SPF30就足夠了,選擇過高係數的防曬品可能會讓肌膚產生負擔。

當然若是長期需要在室外接觸到陽光的人,例如業務員、運動員等等,就必需要使用到SPF50以上防曬品才足夠,同時也需要具備防水、耐汗配方,才能夠做到全面的防護。

 

面向二. 防曬配方

對於防曬品,會一直強調物理性與化學性的區別,這也跟防曬品需不需要定時補擦、安全刺激性相關。

 

1.化學防曬劑的功效是會因為時間而降解,所以定時補擦是必要的! 但是含有化學性防曬成分的防曬品而言,越高係數的防曬力 ,是需要更高比例的防曬成分來輔助,若配方技術不夠成熟專業,則化學性防曬成分滲入肌膚、造成刺激的機率就會增加

 

 

而物理性防曬 成分是以披覆膚表的方式進行防曬隔離,要有高防曬力的功效,除了物理防曬粉體的添加比例之外,粉體粒子大小也是會影響到防曬效果。物理防曬顆粒越大,則需要越高比例的粉體與越黏稠的質地,才能均勻披覆於肌膚,當然這樣的質地使用起來就會過於黏膩、厚重與泛白,悶久了就容易長痘、致粉刺(當然也是需要依膚質狀況而定)。

 

不過拜科技所賜,userISM物理防曬DD霜運用了取源天然礦物的物理防曬粉體-氧化鋅與二氧化鈦,透過特殊專業技術,將防曬粉體製做成微粒狀態,使用於防曬霜中,不僅能維持SPF50★★★ 的高防曬係數,同時還能夠更均勻服貼,同時擁有輕薄透氣的使用感受。

 

✎ 延伸閱讀: DD霜鐵粉不可不知的 – 物理防曬DD霜大哉問

 

 

 

2.另外對於防曬品的防脫落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人挑選防曬品大多重視防曬係數、PA或是★號,卻忽略了耐水、耐汗的功效。若擦了防曬品卻容易因為流了汗、洗手或摩擦就掉落,那麼防曬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也容易曬出花花不均勻的膚色。

 

3.根據研究,「化學防曬劑」(或是紫外線吸收劑)是容易累積在肌膚之中,也許化學性防曬劑使用的時間還不足以有任何結論能判定對肌膚有哪些傷害,但團隊秉持著以使用者利益為優先考量,還是較為推崇安全性高的全物理防曬品。

 

 

※本站文章著作權皆屬userISM台灣耀燊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轉錄引用,請註明來源出處,並以電子郵件方式告知,謝謝!

 

✎ 相關文章推薦